安康新聞網訊(通訊員 汪可平)今年上半年,對紫陽縣裴壩村村民魯鷦來說,一件最大的喜事就是自己添了個胖小子。她結婚時沒辦酒,很多親戚朋友以為她要辦個滿月酒慶祝一下。令親友們想不到的是,魯鷦依然選擇了不辦酒宴。
“結婚、生孩子是自己的喜事,沒必要麻煩親朋好友花錢。”魯鷦說。
在裴壩村,像魯鷦一樣,遇到喜事不辦酒已漸成風氣。該村今年考上11名大學生,時至今日,沒有一家辦升學酒或謝師宴。
當下,在農村很多地方,宴請名目繁多,請客收禮層出不窮,婚喪嫁娶大操大辦之風盛行。為此,紫陽縣文明辦專門下發(fā)了推行八種喜事新辦簡辦的通知,提倡喜事新辦、喪事簡辦、小事不辦。
早在三年前,裴壩村就結合村情制定了村規(guī)民約,從遵紀守法、倡樹新風、團結鄰里、孝敬父母等方面對村民的行為習慣進行約定,并依托村干部、德高望重人員成立了紅白事理事會、道德評議會、民主議事會、禁毒禁賭會等村民自治組織。
針對盛行的不良人情風,該村規(guī)定村民操辦紅白喜事必須向村委會申請備案,說明事由、范圍和規(guī)模,經村委會同意后由紅白理事會按有關規(guī)定安排辦理。同時,還對紅白喜事宴請賓客的規(guī)模、酒水和香煙價格進行了詳細規(guī)定,并制作了經濟實惠的酒席菜譜。
對未經批準的,紅白理事會不得參與,村上其他人員也不得參與,凡私自參與安排的,是黨員干部的依法依規(guī)處理,是普通群眾的給予通報批評,并將事主和管事人在村內“紅黑榜”公布。
在禁止干部群眾大操大辦的同時,裴壩村也積極推行八種喜事新辦簡辦儀式。今年來,先后在村道德講堂舉行了集體升學禮、七十大壽、滿月酒等喜事的簡辦儀式,受到群眾廣泛好評。
通過狠抓“一約四會”,裴壩村村民傳統(tǒng)的價值取向、生活方式、道德觀念逐漸改變。在今年扶貧對象核實及數據清洗時,有1戶主動申請退出貧困戶,有3戶爭貧困戶的主動拿回了申請;有8起準備操辦紅白喜事的,通過說服教育,只有兩起喪事進行了簡辦。
村規(guī)民約寫在紙上,掛在墻上,更融進農民的心里。目前,紫陽縣90%以上的村都結合村情制定了村規(guī)民約,并成立了紅白理事會、道德評議會等村民自治組織,有效整治了農村不良風氣,文明程度進一步提升。
村規(guī)民約,“約”出好風氣。紙上的條文,春風化雨般地內化為村民的行為準則。如今,在紫陽縣,人情隨禮陋習逐漸遠離,和諧淳樸民風正在回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