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訊員 陳雪
“現(xiàn)在,大家還擔不擔心茄子賣不出去?”
“不擔心了!”在及食雨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一番鄭重承諾后,熱烈的掌聲響徹村委會,幸福的笑容溢滿臉頰,石泉縣熨斗鎮(zhèn)茨林村村民們心里的石頭終于落了地。
就在紫皮長茄即將大批量采摘前夕,近日石泉縣工業(yè)集中區(qū)管委會再次請來陜西及食雨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勇,在村委會院子里,陳勇就茄子采摘時期、采摘技巧、運輸方式等進行了強調,并做出:“只要茄子品質好,村民們摘多少,合作社送多少,公司就收多少!”的承諾。一番互動后,茨林村165畝紫皮長茄終于迎來了屬于自己的大好“錢”途。
說起茨林村紫皮長茄的發(fā)展,也是該村工作隊員們的一部心酸史。從2018年發(fā)展紫皮長茄8戶20畝,到2019年的66戶165畝,其中艱辛可想而知。和當地傳統(tǒng)種植的茄子相比,紫皮長茄無論從品種、種植方式還是管護、采摘時期各方面都有更高要求,農民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有限,對紫皮長茄種植中的各種“講究”更是“頭疼”。2018年,在工作隊的努力奔走和積極動員后,最終只有8戶農民嘗試種植紫皮長茄。正是看到20畝紫皮長茄初見效益,這幾戶農民從中嘗到了甜頭,2019年茨林村的村民們終于主動開始發(fā)展這項長效產業(yè)了。為讓村民們大膽種植、努力發(fā)展,該縣工業(yè)集中區(qū)管委會更是積極與當地食品公司爭取訂單,最終確定:村合作社以0.8元/斤的價格收購農戶的茄子,統(tǒng)一運送到陜西及食雨食品有限公司,公司以1元/斤價格收購,縣農業(yè)農村局為該村免費提供種苗和技術指導服務。
“每畝茄子保守估計產量約3500公斤,每公斤按1.6元計算,農民每種植1畝茄子可收入5600元,全村165畝茄子將為茨林村增收近90余萬元……”駐村干部李艷虎算了這樣一筆賬。
讓駐村工作隊最開心的就是,該村種植紫皮長茄的貧困戶有40戶,每戶種植1到5畝不等,也就是說種植茄子的貧困戶每戶最少可增收5000多元,對山區(qū)里的農民來說,這可是以前種植傳統(tǒng)作物不敢想象的。
不久前,陜西及食雨食品有限公司收購紫皮長茄的專用運輸筐已發(fā)到當地種植戶手中,不僅能為農戶減少運輸途中的損失,村民們更是吃下了“定心丸”,再也不擔心“茄子大批量采摘的時候,公司已經沒有相應的需求量”這樣的窘境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