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康新聞網訊(通訊員 王珣) 近年來,平利縣探索以“六個好”為主要內容的黨建引領脫貧攻堅“平利機制”,內容包括:三苦三真立精神、形成干群齊心好格局,全面提升組織力、建強脫貧攻堅好陣地,支部聯盟聚合力、找準互動雙贏好抓手,組織引領興產業(yè)、打造共同致富好模式,志智雙扶強動力、激發(fā)自主脫貧好方法,盡銳出戰(zhàn)上一線、健全選人用人好機制。目前,已有17個村、5365戶、16895人穩(wěn)定脫貧,連續(xù)4次在全省脫貧攻堅市際交叉考核中排名第一。
平利縣細化落實縣級領導脫貧攻堅責任,實現領導苦抓真抓;落實144個單位包村、3075名干部包戶,做到包村聯戶全覆蓋,實現干部苦幫真幫;開展“千名干部交萬名農民朋友”活動,培育向上向善新民風,推動群眾苦干真干。發(fā)布《美麗鄉(xiāng)村黨建工作規(guī)范》,細化9個方面11章52條內容,建立可操作、可量化、可考核的標準體系,中原、藥婦溝等黨建示范點建精建強。開辦“扶貧大講堂”,加大“走出去”力度,構建線上線下雙陣地,實現群眾線上“點菜下單”,干部線下“接單服務”。
包聯單位與貧困村開展“支部聯盟強堡壘、脫貧攻堅當先鋒”活動,137個支部聯盟每年“共上一堂黨課、共過一次組織生活、共同開展一次活動、共辦一批惠民實事”,3075名黨員干部結對幫扶22478戶貧困戶。將支部聯盟建在脫貧產業(yè)鏈上、黨員聚在脫貧產業(yè)上、黨的活動融入脫貧各項工作中,實行扶貧任務“共抓”、脫貧難題“共商”、脫貧實績“共考”。突出“支部+新社區(qū)工廠+貧困戶”精準扶貧模式,積極打造“五星社區(qū)”,在每個大型安置區(qū)預留廠房,先后引進53名在外創(chuàng)業(yè)成功人士回鄉(xiāng)創(chuàng)辦社區(qū)工廠。堅持“雙培有渠道、雙帶有措施”,先后吸納11名政治覺悟高、帶富能力強、群眾口碑好的社區(qū)工廠負責人及技術骨干加入黨組織,鼓勵支持15名有致富帶頭能力的黨員領辦社區(qū)工廠,79個貧困村都有黨員致富帶頭人積極領辦社區(qū)工廠。
平利縣深入推進新民風建設,設立“民風積分愛心超市”,今年共開展脫貧攻堅文化惠民演出71場次、道德評議230場次,組建新時代農民宣講隊走進田間地頭。大力實施遠教“八個一百”扶貧工程,建成扶貧示范廣場、扶貧學用基地、扶貧區(qū)域化培訓中心37個,先后培訓貧困戶2萬余人。精準選派806名駐村干部,79名第一書記中優(yōu)秀年輕干部占到53%,確保把最“硬”的干部用到脫貧攻堅主戰(zhàn)場。將脫貧攻堅在年度目標責任中的考核權重增加到鎮(zhèn)50%、部門40%,并實行“一票否決”。精準建立“紅黃綠”清單臺賬,對縣級領導實行量化考核,對各鎮(zhèn)各部門負責人實行積分管理。